2019年10月20日 星期日

53会庆有感


会庆有感

佛学会会庆
09年至今参与了8次?
1-是后期被叫去帮忙布置,该是第44吧?
2-45周年庆在mahawihara
3-在民众会堂该是第46吧?
4-3k礼堂(47周年庆)
5-shah alam 48周年庆)
6-shah alam 50周年庆
7-engineering 52周年庆
8-puchong homestay 52周年庆

真正有投入在筹备过程的会庆
是第47
当时应慧芳海杰两位法友所邀加入节目组
一起安排当天的行程
或许因为是有真正投入
或也因为是第一次真正涉及筹备
又或因为是自己的心血所在
当学弟妹问起我最喜欢的会庆是哪一届
答案总是这一届

当年
校友会会所的计划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会庆时也是以此作为主轴去策划
过程中很认真的和战友一起去理解了过去多年来学会的点滴
(当然那些文字的叙述是主打购置会所的角度去撰写)
确实的因此升起对学会的情感(感恩心?)

也因为第47届会庆
好好的去审思会庆到底对在籍生的意义在哪里
现在回想起来
就是为学会庆生
感恩学会的存在
感恩历代学长姐的承担与延续
才有今天的我们
配合上当时的主轴
对我而言效果算是相辅相成的出奇好

最终第47届会庆
在我们几个节目组的成员精心策划安排下
可说是热闹异常吧
犹记得在3k礼堂的那个小空间里
每个环节的衔接都是经过设计
务必让毕业及在籍生能够认识和交流
安排了种种任务供不同年代的人
一起准备午餐
一起切水果
一起作务
一起做大家的纪念品
很肯定没有人被遗漏被遗忘

插曲
犹记得那时候脚受伤的依雯姐姐
在大家的搀扶下姗姗到来
众人拥着她
就像是VIP一样
此届会庆热闹非凡

回味了一会儿想当年
回到今年

53届会庆
最终算是以双会联办的名义去进行
当然实际上也确实双边都有尽一份乃至多份的力在里头
唯个人惭愧的自首
放在里边的心思真的不多
或许是和在籍生的关系不比当年的自己
或许是自己工作了
或许是或许
没有帮到多少
也没有很好的照顾到大家的承担
我失职了

尽管如此
但是小弟还是希望把这次会庆的经历、感受、感想都记录下来
也和大家分享
供大家反思、参考

今年的会庆
校友会的理事从上半年开始就开始将其纳入注意事项
在理事们的规划中
会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当然主要的是和学会的互动
同时也是希望可以办好它
而个人对于会庆的情感更是到了一种不可割舍的层度

多年前的几次筹备
让自己打从心底认为会庆是非常非常重要且有价值的
对于在籍生
那是一个很好提起感恩心提起培养爱教护教之心的机会
对于毕业生
那是一个最最具分量邀请大家回家的机会
所以无论在情还是在理
会庆都很重要

因为种种因缘
今年会庆的日期在当日的前两星期才真正敲定日期
而地点更是在数天后才决定
所以今年的宣传真的很赶
好多人都来不及安排
当然
更过分的是
很多人是我到了最后两三天才提起劲去一个一个tag
又失职了的我

排除失职不说
在佛学会过了10年的我
自认是目前学会里人脉最广的那个了吧
见证学会10年的点点滴滴和抓年
认识的人跨越10年甚至因为承担校友会理事而认识了更久以前的学长姐

也基于此
对于学会或是说对于自己来说
总是希望出现那么一个画面
所有我在佛学会认识的朋友、同伴、法侣
可以齐聚一堂
互相认识
一起交流
大家来张大合照
借此作为自己的充电
以便在人生路上
始终记得曾经有这么一批人出现过
依稀记得自己曾经在三宝的怀抱里成长过
在这茫茫的旅途中
需要帮忙需要援助需要支持时
心中的希望总是因为那盏灯而不熄灭
更因为那盏不灭的灯而能够发现还有更多更多的灯
随时愿意奉献他们的光和热
为我们壮大内心的力量
以致勇敢的面对难关、挑战、那层层的坎
不枉大学数年在佛学会里哪怕只是出现过那小短时间
值了!

12/10/2019前几天
小弟在面子书上尝试将老朋友们一位一位tag出来
当时是很感慨的
感慨会庆真的有其重要性
对自己而言
每个阶段所活跃所接触的圈子自然而然的会不同
所以每一年每一届自己所常接触的人也不同
这就导致老朋友们渐渐的少了联络联系互动
加上面子书那让小弟无语的越少联系越不出现消息
长年累月下来真的会想不起很多人
所以对于身为凡人的一个我而言
在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长时间里
真的是要靠会庆才能真正提醒我
这段时间我究竟忽略了谁冷落了谁忘了谁
因为会庆
我才再次一个一个朋友去tag
一个又一个的记起大家
只能心中呐喊不是不重要
而是小的我真的不够力气在生活、在工作中
兼顾到每个人
对不起

而另外
在邀请出席的过程中
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席
有的人是安排不到时间
有的人是没有想出席
无论是新人还是旧人
都曾有表示没有想出席
面对这样的情况
当下的心是有感触的
没有责怪没有惋惜没有生气没有失望
只是单纯的哦,明白了
对我而言
其实我想要的不多
就希望能够见到大家
没有交流没有互动也没关系
是的
见到大家
看到大家还安好
那就安心了
这是个人内心的需求想要
但肯定的不是每个人都如此
所以没有想要出席
那是很正常的

但是会庆不会因为有人不想来而不办
也不会因为大家不会想来而不邀请大家
会庆始终是属于大家的
会庆就是个提供大家回家的机会
小的我会将其比喻为过年过节时回家探亲
会庆也是如此
当然我们都会于不同时间点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
会庆时的回家或许正好不是大家的需求
那也无妨
或许某次的假期我们没那么想回家探亲
那也无妨
家里不会因为这样而从此不欢迎我们回家

这里也想再次道歉
今年小的一直想着要记得招老朋友们回来
结果把一些新的老人忽略了(一整届的同学)
最终没有传达到消息
又或者是前一天才把讯息传达到那里
这里想说
我们还是期待着大家的到来
大家还是我们的家人
真的只是对不起
随时欢迎回来!

今年的感触
多数还是对于毕业生的部分
在籍生的部分
小的我不在其位
确实没那么容易去推索
只能寥以此篇小文与学弟妹们分享
小弟不只希望大家在毕业后会想要回家
其实更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去探索学会会庆对我们的价值可以是什么
能够更了解更认同
我们会把会庆办得更好
我们会把学会办得更好
我们会把“我(们)的家”打理得更好!

最后想表示
一直都在
期待着我们回来
随时欢迎我们的归来

家·我家·回我家

沛武 心修
文毕于
20191020
晚间1040
Chatto Sri Serdang

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全思13总心得­­­



全思,大专佛教界全国性活动之一
亦是和一般的佛教活动在方向上有很大差异的活动之一
这特别的活动近年来就不断处于不同代人的关注和争议点
单就其定位而言就足以成文一篇,故不于此发表太多
但是在今届集训二的一番讨论下
小的我为自己对全思作了一番小结或诠释
正因为它是目前仅存的非佛法性质活动
亦是大家公认的高素质平台
是以在大专佛教界
由于暂时没有其他平台会涉及佛法领域以外的讨论
它同时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大家心目中对其领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有了这样一个认知
总算让自己的心安了一安
可以继续往前进了

全思13,参与的第4个全思
大专最后一年参与的全思10至全思13
从加入BUCC前到现在
个人对于大马佛教及大专佛教的看法也形成雏形
这个在逐渐完善的雏形成了自己如今对于在做的努力所依
原则理念方式趋向响往都依于此画面

此等雏形由众因缘和合而成
其中
继持法师所秉持之“在基础部分以全面而整体的认识佛教与佛法”
诸多传承营及领袖培训营课程里像是佛学会的理念定位等的所谓标准答案
长辈们对于大专生作为学佛黄金时期的判摄
自身自小到大的学习进程及经历
几年来和各大专佛学会的互动和认识
作为BUCC而尝试将视野望向大专圈子外的稍大视角
如今可再加上因筹备全思而请示继持法师关于理事素质的诠释
最后少不了的是所谓佛法的缘起和合作为支撑所有资讯的最终所依
作文之时脑海中稍稍罗列排出的就有以上几点

或许同伴朋友在和小的我探讨大专课题时
会有固步自封、固执、难沟通的感觉
这里也顺着思绪尝试去诠释刻画出讨论之时是什么因缘
其实也正因为此雏形所涉及并非只有某个角度
诸多因缘夹杂混合一起所形成的这个混合体
雏形经过不断更新的资讯等因缘在时间流动的情况下长期磨合
各个层面的内容如今相互呼应彼此弥补欠缺
其中一丝的触动即会牵引整体因缘(或可称其为整体认知)
总的来说,一大团逐渐稳定的因缘的排外性相对的强
面对与认知不符或是认知以外的资讯时
新资讯被接纳所需面对的挑战和确认自然较多
这才形成了先前所提及难沟通、立场不动的情况
是以若是这段过程中对接触过的每一位造成了困扰
只能心虚的道声歉
但是最终内心世界的种种还是需要回到小的自身去体察
单是口头上的表示真的没法反映出真实

全思11开始
自己已是BUCC的身份
关注其进展是份内是义务
从全思10后的课程组检讨开始
就陆陆续续的接触到全思的定位、对象群、价值、成效、条件等面向
正式停办交由BUCC内部去尝试作调整以求可以办得更好
调整过程就不提也罢
想提的是博大接下的全思11开始
自己就开始时不时的参与筹备工作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那么投入
11的筹委是博大的学弟妹
12的筹委是USM在全营33里的好伙伴
这两届的过程中自己是若即若离(和个性、观念及原则等有关)
全思13则是正好在自己开始工作后开始筹备
尤其到2019年初工作上种种因缘导致身心交瘁疲惫
以致于更是没真正把心思放在陪伴的工作上
针对此项
事后放炮什么的也没法代表什么
但现在的自己真心希望在来届的全思筹办过程中
可以更好的陪伴、关心、关怀筹委

长篇大论了好多
现在回到全思13的总心得
兴许太长时间没有好好沉淀和整理思绪
就让我任性的套用一句:心得是写给自己的
以合理化之前的这些啰嗦
全思13的陪伴工作
没有做到什么
有涉及的主要还是在因缘和合底下
很大层度的参与了课程内容的策划并影响了其去向
同时也是虎头蛇尾
热血了一阵子就再次撒手
循其因缘终归是复杂难理
故暂不一一列明

犹记得在年初
诸方讨论下都曾经谈及
在目前的因缘底下
或许大家要再向前迈进
最需要的是资讯的补足
也只有资讯的补足
才能更好的去发挥
这样的认知正是自己对于现状的判断
最终课程的走向也稍稍的与此判断相融合
借着座谈提供大家对于理事素质的资讯
再冀以小组讨论让大家好好去省思学会状况
乃至最终可以在过程中理出个所以然并且带回学会好好落实

然最终效果未必如预期般理想
或许将补足资讯和思维激荡强行溶于三天两夜的营队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过于苛刻了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就像一开始提的
佛学会是一组复杂的因缘
其中牵扯的层面太多
如今全思面对的难题
背后的因缘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偏偏现今的我们没有那个能耐去应对如决堤而来的潮水般庞大因缘
想要单靠全思去处理所有问题
或许我们都太天真了
但是尽管如此
我始终觉得
不是同学不好不是同学弱不是同学差
是我们都处在泥沼中
没有经历过足够磨练就需面对如此困境
非战之罪!

既然是非战之罪
那么谁来买单?
谁该负上责任?
谁最有条件来改善状况?
心中的答案只有一个:BUCC
(或许尔后再以此为题写多一篇文吧)

言毕大局
且看小处

从全营35辅导团出来
多注意到了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事情
当学长的这些年来
和学弟妹的互动向来是趋向于展示出所谓的年轻
年轻人嘛
蹦蹦跳跳爱开玩笑不正经
少给指示多听多跟随
以期缩减和对方的距离
像个变色龙的我遇到了另只变色龙
两只变色龙的相遇让双方一度陷入不知所措
这才让我发觉自己处于一个盲点
总以为要和大家互动、护持大家、让大家更好的学习
那就要尽量的让大家发挥
但是难道不这样大家就没法学习和成长了吗?
全思13辅导团也刚好面对少少人手短缺的问题
诸多考量下最终吸纳了数位筹委加入辅导团跟着辅导团学习
而最终自己就和两位筹委搭档

在这次搭档的过程中
自己一改常态
尝试不再像以往不给意见
反而是主动提出看法乃至尝试主导着大家的走向
最终对于搭档的学习效果说真的自己也没什么谱
毕竟初次尝试
力度的拿捏以及效果的观察和判断都不熟悉
这里也暂不多谈
但是还是该记录下的
是这个尝试

对自己而言
全思的带组相对来说
不比佛法营来得压力和紧张
不是自己已经很好
而是近年来都凭着现有的思维和视野
在全思1112都还算游刃有余
又或者今次不只是把注意力放在带组
而是分散了一些在整体课程上的安排与铺陈
更或者也因为此次的课程走向和自己心中的画面大致相同
所以想来在带组时也自然可以依着心中所思所想去应对
然世事无绝对
今年的组员狠狠敲了一声警钟
组员的思维很快
连贯能力强
几乎踏遍了自己所思所想所考虑的
嗯,真以为自己面前够用了吗?
这次的带组就提醒自己要更加把劲儿努力提升了
是的,这次全思的最大收获之一
就是心中的那份迫切
需要再提升的急迫感
谢谢我的组员

一直以来支撑着自己走在护持大专这条路上的
不外乎多年来熏习的悉发菩提心、广行菩萨道
这样的观念与自己心中的价值观碰撞乃至磨合
造就了现在的自己
而在这广大的观念中
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其中一个对自己影响很深的内容
之前提及的变色龙
其实和这法门无量誓愿学不无关系
因为法门无量誓愿学
所以在不同的领域
只要打动我心那就去尝试
不然怎么可能去学梵呗去尝试唱歌呢?
同样是全营35辅导团
让我看到另个能够尝试去学习和掌握的
就是蹦蹦跳跳搞笑了
所以此次全思13
自己也尝试了这样的一个展现
同样的
也是不熟悉
所以拿捏得未必妥当理想
在此再次对被困扰的同学同伴说声抱歉
还请海涵

明年的自己即将踏入30
可能也没办法继续在BUCC服务
所以很希望自己可以在剩下的大半年中好好陪伴全思14
尝试去做好几次都没做到的

与大家共勉之
沛武 心修 文

2019年8月4日 星期日

全营35总心得 (营中手写篇)


错过了去年的全营,2019年再次回到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第一次参与全营是5年前。来到这里时,并不像其他第一次参与的同学那么新,因为那时我已是大专毕业了。课程部分,也是上过了一次(马大教史营),法义部分也算是在大专4年的生涯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简而言之,算是半个老油条,不算新人。第一次参与全国性活动的我,来到一个谁都不认识的场合,组员们也都是笑我3-4年的新人,让已经习惯那时候的博大佛学会道风的我难以适应。营队里找不到几个谈得来的朋友,加上出席全营前第一次参与静七并且体验到独处带来的那份安静的舒适感,在整个营队里真的不怎么享受。今年的全营,我比以往几届(31-33)都更想参与,甚至一开始也是想报名当营员,因为想看看如今的自己比起5年前的自己,是否成长了。但是联络筹委后被告知,辅导员还不够,这才打定主意报名成为辅导员,希望可以尽点绵力。这样的自己,我判断:心态应该还不算是有偏差吧?
跨过一年半的时日,再次回到密集课程的感觉是很舒适的。师父常说大专时期是最好的学佛及打下法义基础的时期,工作一年后回到全营的我对此更是有感。尤其上佛法课程本就是我的兴趣所在。在课程里,听的课是正法,小组讨论的是正法,呈现点评发问都关于正法,这样的环境真的不是工作上的环境所能比的!不过,正如周遭很多朋友所关注的:“沛武好像一直停留在这舒适圈,始终不肯真正踏入社会,去往人生的下个阶段,这不是好事,这是逃避,最终还是该要面对事实的!其实一直以来都清楚这一点,也不是特地的不去面对。心里一直都有把种种因缘纳入考量。是的,倔强的我就算面对周遭的回馈,觉得我该往下一阶段去闯荡,但是自己处于的重重因缘,我得到的结论和判断,是我在这里还有发挥的余地,还有很多是我能做的!不关事主题课程也好,和学弟妹(或更该称为同修)互动也罢,这种种因缘斗殴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除了自身的学习,更有其他始终推动我去坚持的因缘:护持大家的学习!
我所处于的因缘之一,是BUCC的一员。三届的承担让我看到的是BUCC和哈的距离始终遥远,并且没有多少同伴能真正了解各大专的实况。错过了全营34,自己也像是和大专断了联系。是的,全营辅导团,有机会和各大专的朋友一起生活近两个星期,这样的互动机会,比什么IYBCC还是全思都来得珍贵!而且在这里,大家平辈相交,距离感更是可以减到最低。这里就是大专佛学会的草根部分。再加上自己这些日子来的学习,无论是对于学佛、佛学会还是人生,这些都是可以为大家补上各自欠缺的部分。现今的大专,欠缺了很多很多的咨询。经验、视野、视角、楷模。这些年的学习,也正好在一点一滴的在构建出一个值得大家参考的样本。目前,自己看到的是,有机会和大专有近距离接触的人,鲜少有个样本可以提供给大专;有样本的却没这机会和大家近距离接触。这真的是个很无奈的状况。而如今的自己,比两种人都更接近另一种人,既然已经是出于如此的拉扯画面,那就有自己来尝试注入不一样的因缘吧!太子在听闻身边人提及生老病死是无人可解之局,当下立定志愿就由他自己来打破这魔咒。不敢自比太子,甚至可能自己的观察、判断与认知都未必符合事实。但是在这当下的因缘中,我真的看到有心的人未必有能力,有能力的人却未必有意愿,我真的是适合作出这一尝试的人。难得今年因缘具足,最终我来了。
这次担任辅导员,其实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一段时间没参与,少了熟悉的人,同时还要和陌生人重新磨合、互动、合作、生活,种种的未知环绕在我身边。今年的阿长是久闻其名的小马,来自马大。自己向来和马大同学的缘不那么深,到现在都没有那种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所以也会担心能不能和阿长配合。不过最终,今年的辅导员,和大家的互动、关系应该还属不错的。所以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呢!搭档是来自Unimap的颖杰。性格上和我没太大的差异,都是很随性、很临时又喜欢观察人。再加上组员方的积极、爱问的性格,今年的带组我们完全采取放养式,让他们去自由讨论及发挥。自学佛以来最轻松的一次呢!不过,带得轻松的同时,学习或体验倒是少了一些。今年的学习,主要来自主题课程及辅导团对各辅导员的观察。
主题课程方面,再次熏习教师总的来说,这次有了一个更完整的画面感。过往上课后,对于圣典结集和部派分化的认知都是很模糊的。这次的课程后,自己是清楚的明白了解,也记得间中发生了什么事(了解层度算是书中怎么写,自己就理解了多少)。可见多闻熏习之下,最终还是有效果的。上座部与大众部,经此营队后我分得清了,大众部是比较开放,并且后期渐渐转入大乘思想;上座部则是属于趋向保守的思想,并且在一段时间后分化成说一切有部及分别说部。而部派分化的原因,或者说促成此一现象产生的因缘,有很多很多。最后的临门一脚,可说是造成第二次结集的东西方比丘对于十事非法与否的争论。(注:在营队期间,馆学员或是辅导员之间在谈论这一部分时,时常会把结集当作是那导火线,但其实确切来说那导火线是思想差异本身,而非争论发生后的结集)
至于大乘三大系的部分,其实之前就已有了蛮清晰的认知与画面/脉络。。不过这次细读之下,倒是厘清了一个误解:每每提及大乘三大系,都会下意识的将排列次序(性空->唯识->唯心)当作是兴起的先后次序,原来不是如此。所以其实在这部分,我也十分好奇,为何总是先提唯识而非唯心呢?
对于秘密大乘,其实到现在所接触的资料及资讯,都是针对其流弊所进行的评论。对于自身的知见建立来说,我能明白这些评论/判断所要表达或传达的讯息,但是由于没有真正的接触过其教法内容,没有真正看到其思想的整体论述,内心还是不踏实的。那所谓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或说信心,其实还没达到。是以自己还是希望将来有机会亲眼见到这流弊部分之所以已属于流弊的真实面貌!
其余部分的内容,在此前就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所以这里暂时省去。最后,再提一提第一章的一些内容。师父提及要把history看成our story,这点在集训开始消文时就已经在尝试落实。还有就是要把它看活,感受其真真实实的存在,也是自己在努力的。是以,在看着里边的内容时,会尝试拉回现时代的状况作对比。这一对比之下,就发现了所谓的历史,真的是如此的,甚至还能看到这些历史对于这世界、文明造成的影响延续至今!(印度的种姓制度就是一个最真的的例子了!)
总的来说,此次课程后,我充电满满。通过课程见证了佛陀的本怀,感受到了祖师大德为佛教为众生费尽苦心、同时也因为为了向更清楚的了解书中一些内容,勇敢的依据注解去翻阅了导师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初期大乘佛教发展》等书目,结果引发了自己对这几本书的浓浓兴趣。如今是充满了回去就开始读这几本书的兴致!
当然,还有非常非常深刻的一点,即通过对于佛教在印度的起源与开展,了解到了其中种种的“芊芊”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后后”,确确实实的如师父所说,从中感受到了缘起法是如何在世间运作,不禁感慨:这就是缘起呀!而这种中缘起的展现,都是因为种种因缘的聚合离散所导致,并无什么真实的好坏可言!

*谢谢师父的用心教导。此篇文章分两时段完成,前段时间是白天独处时所书,阐述着自身的内心世界、观念、理念、想法……
后段为半夜时所书,其时精神较为疲惫,无法好好去省察和整理内心,就以印象中对此课程所学进行简单整理。阿弥陀佛……